詳細介紹
【中文名稱】:苦參提取物
【拉丁名稱】: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
【英文名稱】:Lighiyellow Sophora Root P.E
【學 名】:中文學名:苦參,別名:地槐、莵槐、驕槐、白莖、虎麻、岑莖、祿白、陵郎、苦骨、川參、鳳凰爪、牛參、槐木、苦槐子、苦參子等
【科 屬】:豆科
【使用部位】:根部
【產(chǎn) 地】:生于向陽山坡、灌叢及河岸沙地。藥材主產(chǎn)于山西、湖北、河南、河北及陜西秦嶺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:落葉亞灌木,高1~3m。根圓柱狀,淺棕黃色,莖直立,多分枝。幼枝青色,有疏毛,后變無毛。羽狀復(fù)葉;小葉25~29,披針形,長2~3cm,寬1~2cm,先端漸尖,基部圓形,下面密被平貼柔毛;總狀花序頂生;花萼鐘形,花冠淡黃色,旗瓣匙形,翼瓣無耳;雄蕊10,僅基部愈合;雌蕊1,子房柄被毛。莢果線形,先端具長喙,節(jié)間緊縮不甚規(guī)則。種子3~7粒,近球形,棕褐色。花期5~7月。果期7~9月。
【炮制方法】:春、秋二季采挖。除去根頭及小支根,洗凈,干燥,或趁鮮切片,干燥。后進行專業(yè)提取。
【化學成分】:含苦參堿(matrine)、氧化苦參堿(oxymatrine)、苦參醇堿(sophoranole)、N-甲基金雀花堿(N-methylcytisine)、安那吉堿(anagyrine)、膺靛葉堿(baptifoline)、脫氫苦參堿(sophocarpine)、D-異苦參堿(D-isomatrine)、苦參啶(kuraridin)、去甲苦參酮(norkurarinone)、苦參啶醇(kuraridinol)、苦參醇(kurarinol)、新苦參醇(neokurarinol)、去甲苦參醇(norkurarinol)、異苦參酮,另含芒柄花黃素(formononetin)。
【藥材性狀】: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,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,外皮薄,多破裂反卷,易剝落,剝落處顯黃色,光滑。質(zhì)硬,不易折斷,斷面纖維性;切片厚3~6mm;切面黃白色,具放射狀紋理及裂隙,有的可見同心性環(huán)紋。氣微,味極苦。其提取物本品為白色針狀結(jié)晶或結(jié)晶性粉末;無臭,味苦;久置露空氣中,有引濕性,并變?yōu)榈S色。